
成果名称
徽两优505(广适杂交稻)
审定(登记、认定)编号
国审稻20210188
成果主要完成人
袁华、杨联松、马炳田、涂斌、陈薇兰、钦鹏、王玉平、李仕贵、王永建、袁亮、康亮珠、唐诗闻
成果完成单位
四川农业大学、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
成果介绍
(一)成果特征特性(难点、核心突破)
1.品质优势
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。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128.8天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早熟3.6天。株高120.0厘米,穗长24.9厘米,每亩有效穗数16.6万穗,每穗总粒数196.5粒,结实率87.7%,千粒重26.6克。米质主要指标:整精米率60.6%,垩白度9.6%,直链淀粉含量15.4%,胶稠度75毫米,碱消值3.3级,长宽比3.1。
2.产量与效益优势
201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670.66千克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.52%;2019年续试,平均亩产689.16千克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.59%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9.91千克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.56%;2020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39.75千克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1.57%。
3.抗性优势
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.0级、4.2级,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,白叶枯病7级,褐飞虱9级,高感褐飞虱,中感稻瘟病,感白叶枯病,抽穗期耐热性一般。
(二)适宜种植区域
适宜在湖北省(武陵山区除外)、湖南省(武陵山区除外)、江西省、安徽省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、福建省北部稻区、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
(三)示范推广情况
2021-2022在四川稻区进行了试验示范,面积100亩以上。
联系方式
联系人:马炳田
联系电话:135512218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