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成果名称
蜀麦126 (高产多抗广适白粒常规小麦)
审定(登记、认定)编号
川审麦2016004
成果主要完成人
伍碧华、郑有良、刘登才、魏育明、代寿芬、兰秀锦、陈国跃、颜泽洪、王际睿、江千涛、刘亚西、甯顺腙、祁鹏飞
成果完成单位
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
成果介绍
(一)成果特征特性(难点、核心突破)
1.品质优势
农艺特性:全生育期184天,与对照绵麦367相当。株高88厘米左右,白粒、粉-半角质、籽粒饱满。平均亩穗数22.4万、穗粒数42.0粒、千粒重45.2克。
品质测定:2015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哈尔滨)品质测定:平均籽粒容重815.5克/升,粗蛋白质含量13.20%,湿面筋含量27.6%,沉降值41.9毫升,稳定时间2.8分钟。中筋小麦,能满足国民大宗、传统的蒸煮面食品消费需求。
2.产量与效益优势
2013—2014年度四川省区试,平均亩产366.22公斤,比对照绵麦37增产21.7%;2014—2015年度续试,平均亩产414.99公斤,比对照绵麦367增产7.88%;两年15点平均亩产390.61公斤,增产14.53%,15点次中13点增产。2015—2016年度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375.39公斤,比对照绵麦367增产7.17%,增产点100%。
据该品种国家区试两年平均亩产390.61公斤,比对照增产14.53%,累计推广500万亩,可增产小麦4.96亿斤以上,以小麦单价2.8元/公斤计,可增收6.9377亿元以上。
3.抗性优势
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,2015年和2016年都是高抗条锈病、中抗赤霉病,对白粉病分别为高感和中感。
(二)适宜种植区域
适宜在四川省平坝、丘陵地区种植。
(三)示范推广情况
2016—2021年在四川省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,推广面积500万亩左右。
(四)获奖情况
2019—2021年连续多年遴选为四川省小麦主产区绵阳市主推品种。
联系方式
联系人:伍碧华
联系电话:18682565368